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0篇
  免费   795篇
  国内免费   357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柑橘大实蝇是一种严重为害柑橘类果实的经济害虫。研究其精巢、精泵以及精泵内骨骼生长发育状况,有助于提高柑橘大实蝇人工繁殖效率以及其田间防治效果,为柑橘大实蝇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光学显微镜测量恒温和室温条件下柑橘大实蝇雄虫的精巢、精泵以及精泵内骨骼的长度和宽度,并建立其长度、宽度和指数的函数模型,比较恒温和室温2种饲养条件下其雄虫器官发育状况差异。【结果】无论是在恒温还是室温条件下饲养,随着柑橘大实蝇雄成虫日龄的增加,其精巢、精泵以及精泵内骨骼的长度、宽度和指数变化趋势均符合幂函数增长模型。在恒温和室温条件下,其雄虫的精巢宽度、精泵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指数、精泵内骨骼宽度均无明显差异。在室温条件下饲养的雄虫的精巢长度[(4.00±0.14) mm]及指数(3.40±0.14)、精泵内骨骼长度[(1.65±0.03) mm]及指数(1.84±0.08)均分别显著高于在恒温条件下饲养的雄虫的精巢长度[(3.75±0.13) mm]及指数(3.19±0.14)、精泵内骨骼长度[(1.61±0.03) mm]及指数(1.77±0.08)。【结论】变温(室温)比恒温更有利于柑橘大实蝇雄虫的精巢和精泵内骨骼的发育,并推荐使用精泵长度推断其雄虫日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为了优化草菇子实体多肽的提取工艺和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草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草菇子实体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酶解工艺,并使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组合。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提取多肽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2 (g/mL)、加酶量7 200 U/g、酶解温度43 ℃,此工艺条件下的多肽得率为67.76%。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4个方面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多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4.1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在69.64%和91.83%达到稳定,草菇子实体多肽还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说明草菇子实体多肽可以作为优质抗氧化肽的良好来源。该研究为草菇多肽的高效制备和抗氧化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探明新疆野杏(Armeniaca vulgaris)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果肉和埋土深度的响应,以期为新疆野杏的天然更新与实生苗培育提供理论参考。通过2种果皮结构(有果肉和无果肉)的种子在不同埋土深度(地表至18.0 cm的14个梯度)对新疆野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果皮结构和埋土深度对新疆野杏种子萌发与成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肉和埋土深度显著影响野杏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与质量(P<0.05)。埋土深度<3.0 cm不利于成苗,埋土深度>6.0 cm时,萌发能力与幼苗生长量随埋土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0~6.0 cm为适宜埋土深度。无果肉种子萌发优于有果肉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成苗率、活力指数分别增长了37.18%、3.88%、37.18%、26.59%,幼苗高、基径、叶片数量、根冠比、幼苗质量指数分别增长了36.99%、7.48%、68.69%、20.61%、14.29%,其萌发能力与幼苗生长量显著高于有果肉种子(P<0.05)。有无果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与埋土深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无果肉处理对新疆野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埋土深度为3.0~6.0 cm时,新疆野杏种子萌发整齐性高。  相似文献   
64.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determine whether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re characteristic (constant) membrane markers of human epidermal melanocytes. Methodologies were developed to visualize melanotropin receptor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Multiple copies (up to a hundred) of [Nle4,D-Phe7]α-MSH, a superpotent analog of 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α-MSH), were conjugated to a macromo-lecular carrier (latex beads: microspheres). Incub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elanotropin-conjugated microspheres resulted in binding of human normal epidermal melanocytes to the beads. Almost every (possibly all) melanocyte possesses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s visualized by SEM. Specificity of binding of the macromolecular conjugate was demonstrated by several studies: 1) Binding of melanocytes to the microspheres was specific since it could be blocked by prior incubation of the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unconjugated hormone analog; 2) microspheres lacking bound ligand did not bind to the melanocytes; 3) micro-spheres that were first treated with reducing agents (e.g., dithiothreitol) did not subsequently bind to melanocytes; 4) another peptide hormone ligand (e.g., a substance-P analog) attached to the latex beads failed to bind to the cells; 5) B16/F10 mouse melanoma cells known to express melanocortin receptors bound to the microspheres; and 6) cells of nonmelanocyte origin (e.g., mammary cancer cells, small-cell lung cancer cells, fibroblasts) did not bind to the macromolecular conjugate. One exception was that 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also expressed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s determined by all the criteria established above for epidermal melanocytes. Thus, cell specific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ppear to be characteristic cell surface markers of epidermal melanocytes and keratinocytes.  相似文献   
65.
渗透胁迫下稻苗中铁催化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0.7MPa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和H2O2大量产生,Fe2+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水稻幼苗体内Fe2+含量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外源Fe2+、Fe3+、H2O2、Fe2++H2O2、DDTC均能刺激膜脂过氧化作用,而铁离子的螯合剂DTPA则有缓解作用。OH的清除剂苯甲酸钠和甘露醇能明显地抑制渗透胁迫下Fe2+催化的膜脂过氧化作用。这都表明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铁诱导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催化Fenton型Haber-Weiss反应形成OH所致。  相似文献   
66.
人β-珠蛋白基因主要在成年期的骨髓中表达,在胎儿肝,成年肝和K 562细胞中则处于关闭状态。凝胶电泳阻抑法分析发现,在人胎儿肝,成年肝及K 562细胞的核蛋白抽提物中存在着不同的与β-珠蛋白基因5'旁侧调控元件(-372到-194 bp)相结合的红系组织特异性的调控因子。竟争试验的结果表明,成年肝和K 562细胞中的调控因子与β-珠蛋白基因5'旁侧调控元件相互作用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两种细胞的调控因子既结合于负调控区(NCR 2)也结合于正调控区,说明两种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的关闭机制可能是相似的。胎儿肝的核蛋白因子只结合于负调控区,推测在胎儿期存在独特的关闭机制。  相似文献   
67.
野生猕猴声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敏  江海声 《兽类学报》1996,16(1):7-13
本文通过在华南四省区对四个野生种群猕猴声行为的观察和现场录音,对它们的叫声声学特性,行为模式和其它个体对其相应的行为反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并得出11种不同的声行为,这些声行为有相互不同的声学特性,不同的行为模式并引起其它个体相应的行为反应,从而起着通讯的作用。叫声在猕猴的声行为通讯中,一些借助视觉提示,至少以不同的刺激度来“表示”某一类事物,并得到个体间的“共识”有些甚至无需视觉提示而单独传递  相似文献   
68.
紫貂冬季食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利  王永庆 《兽类学报》1996,16(4):272-277
1991至1998年的三个冬季,在大兴安岭地区共收集紫貂粪样223个.食性分析结果表明,紫貂冬季食物主要为小型哺乳类(54.1%)、植物浆果和种子(32.4%)、鸟类(12.5%)和昆虫(1.0%).在紫貂选择的7种小型哺乳类中,主要以棕背(27.3%)和红背(19.2%)为食,其次为雪兔和冬眠的花鼠。对于鸟类,紫貂主要捕食花尾榛鸡(8.1%),松鸦(0.7%),大山雀(0.5%)和黑啄本鸟等。有2.2%的粪样中含有小型鸟的卵壳、紫貂的植物性食物主要为越桔浆果(20.8%)和偃松种籽(8.8%)。昆虫中只有蚂蚁在紫貂食性中出现(1.0%).紫貂冬季食物构成没有年度间差异(P>0.05)。通过捕食迹,我们还发现紫貂捕食黑嘴松鸡。虽然红背的捕获率(79.4%)高于棕背(2.9%),但食性分析结果却相反,说明紫貂更喜欢捕捉身体较大的鼠类。有较强气味的中虽有一定的数量,但在紫貂冬季食物中未出现过。  相似文献   
69.
南亚热带森林几种乔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木蝴蝶(Oroxylumindicum(L.)Vent.)、扁斗青冈(QuercushuiChun)、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Hemsl)罗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Hance)、枳(BerchemiadulcisThunb.)等南亚热带森林乔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观察.香椿、扁斗青冈、罗浮柿种子在轻阴(55%光)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分别为70%、90%、30%,木蝴蝶种子在重阴(38%光)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80%,枳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15%.阳性树种香椿、木蝴蝶、泡桐、枳幼苗生长速度较快,属速生型树种,其幼苗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森林中树种扁斗青冈、罗浮柿幼苗生长速度较慢,属慢生型树种,其幼苗在轻阴条件下生长较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幼苗生长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0.
龙血树真菌群及其对血竭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茎杆中分离到303株真菌,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菌株占总分离频率的52%,其次是短梗霉(Aureobasidium)和枝孢霉(Cladosporium)。通过活体接种对血竭产生的影响试验表明,对血竭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真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龙血树变种(F.graminumvar.dracaena)等4株红色镰刀菌,可使血竭形成量提高66%-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